困難群眾不收钱 丰城一位基层好醫生10余年免费救治200多人
他是一位村落大夫,参军旅到乡土,四十年如一日苦守醫者初心;他救人于危難,施藥于麻烦,用一雙高手、一颗仁心,暖和着赣鄱大地。他就是江西省丰都會上塘镇的李美春。把办事人民作為毕生任務
10月的江西,金風抽丰送爽。在丰都會上塘镇一間平凡的診所里,李美春正為前来复診的烫伤患者细心换藥。患者艾东根是同田乡的五保户,因手部大面积烫伤,在本地診所、卫生院醫治结果欠安,慕名找到李美春,终极在這里获得免费就診,一周後創面已较着好转。
下乡义診
如许的暖心故事,在李美春的行大夫涯中其实不罕有。
董家镇的付荣仁本年2月足部烫伤,因照顾護士不妥一度面對截肢危害。8月找到李美春,用藥两个月後康复。“要不是李大夫,我這条腿可能就保不住了。” 付荣仁感伤道。
面临表彰,李美春淡淡地说道,“救死扶伤是甲士和大夫應當做的,對付一些坚苦户、低保户、家庭前提欠好的,咱们都履行免费醫治。在求助紧急時刻,也必定會自告奋勇。只要我穿白大褂一天,我就要為人民办事一天。”
他用現实举措践行着本身的初心,正如他说的那样:“作為一位党員,冲锋在前义不容辞!”
据统计,自2014年以来,李美春已累计免费醫補髮粉,治因烧伤、烫伤致贫的大眾200余人,為他们节省醫療用度80余万元。
永久冲在必要的第一线
“作為一位大夫,見死不救無异于谋财害命。”這句俭朴的话语,是李美春從醫四十余载的信心支持。
1966年,李美春诞生在一其中醫世家,外祖減廢棄物處理,肥茶,父是本地着名的草醫,常為麻烦乡亲免费治病。1984年從军後,他在军队卫生队磨炼醫術與意志。2003年非典疫情時代,他自动请缨驻守樟树火车站,60天日均檢测千人。
求助紧急关键,他总能力挽狂澜:2020年8月,南昌昌北機場一位搭客忽然心搏骤停。正在候機的李美春冲上前往,經由过程穴位按压和心肺苏醒,在“黄金四分钟”内将患者從灭亡线上拉回。
昌北機場抢救
本年6月,丰城至上塘的公交车上,一位女搭客忽然昏迷。李美春跪在波动的车箱里施救15分钟,直至患者化险為夷。过後才知,那時患者颈动脉搏动已至关微弱,稍有耽搁便可能造成紧张脑毁伤。
掀开李美春的手機相册,动车上的告急施救、敬老院里的專注针灸、抗疫一线的刚强背影……每张照片都在诉说着“生命至上”的醫者情怀。
對贫苦患者的倾力互助黑眼圈眼霜,
除救死扶伤,李美春还持久投身公益。参加丰都會义工联十年来,他常常操纵苏息時候介入自愿办事。2025年,他被聘為丰都會“四个一批”非遗文化导師,深刻州里教授家傳身手,累计赠予皮肤修复保健膏200余瓶。
更使人动容的是他對贫苦患者的倾力互助。2023年,丽村镇女孩小婕被开水烫伤,烫伤面积達25%。得悉其家道坚苦,李美春立即许诺免费醫治。颠末28天精心就診,小婕創口康复且未留疤痕,防止了截肢危害。
醫治丽村烫伤女孩
截至今朝,他已為丰都會内敬老院赠予家傳藥膏500多瓶,免费醫治老年皮肤病患者;还帮助8名贫苦學生,累计捐帮助學近5万元。
关爱坚苦學生
“不問贫富,只看病痛;不图回报,只愿安康。”這是李美春的座右铭。回绝红包却自垫藥费,高手仁心却恬澹名利,他用四十年工夫在红地皮上书写了一段醫者仁心的动人傳奇。
從青丝到鹤發,從兵营到乡土,李美春用跪地抢救的判断、免费施藥的忘我、同舟共濟的温情,會聚成一股暖流,浸润着千家万户。他没有豪言壮语,却用最俭朴的举措,解释着甚麼是醫者仁心。(朱正、谭红、胡君阳)
頁:
[1]